7月份以來,針對市場關注的“抱團報價”等新股發行定價問題,監管層頻頻出手。
先是上交所對6家資產管理機構予以監管警示,隨後,中國證券業協會也對11家報價機構採取自律措施。8月6日,證監會更是劍指“抱團報價”,對《
面對監管層重拳出擊,新股詢價市場的“抱團”行為是否已有改善?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Wind數據發現,截至8月16日,8月以來已有21只新股完成發行,其中註冊製完成發行的新股(創業板及科創板)15只,平均發行市盈率為40倍,其中8只新股市盈率超過23倍,佔比超過五成,較7月份市盈率超過23倍的新股佔比不到四成的情況明顯好轉。
此外,早前備受詬病的“報價高集中度”的情況也有所改善。
Wind數據顯示,8月以來披露了初步詢價明細的註冊制企業合計12只,記者統計這12只新股的詢價數據發現,12只個股報價均較為分散,其中最終發行價是集中度最高價位(即機構給出的最高頻次的報價)的企業僅1家,大多數企業(10家)的最終發行價格都不是集中度最高的前十個價位;企業的申報價位數都在32個以上,最多的
“證監會的《特別規定》擬取消創業板IPO定價與申購安排等掛鉤要求,刪除累計投標詢價發行價格區間的相關規定。整體來看修訂內容較為謹慎,雖然預期效果有限,但還是對註冊制IPO發行中不合理的詢價行為有一定威懾。”8月16日,滬上一家中型券商投行部人士受訪指出。
監管層打擊“抱團報價”
隨著市場化詢價機制持續運行,註冊制下的新股發行價格正在產生顯著分化,層出不窮的低價發行引發了市場越來越多的關注與思考。
早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Wind數據發現,今年1-7月上旬,190家完成網上發行的註冊制下申報企業,發行境遇“冰火兩重天”,不少企業發行定價持續“向下擊穿”、疑被機構壓價狀況顯著。
到2021年1-7月上旬,市盈率23倍的企業盈利高達47.37% ,而在此之前的 2019 年、2020 年發行市盈率 1.49%、7.5%。
從各大“低價股”的詢價情況來看,這些企業的報價中的“低價化”,“集中化”趨勢十分明顯。較典型的如
但詭異的是,10個價格中,除了最高的28.12元/股的報價外,其餘9個位的報價均集中在3元/股以下,其中本次發行的1.97元/股的申購數量佔總的申購數量比例高達93.58%。
從詢價的對像類型來看,財務公司、個人投資者、證券公司有幾種類型的主動詢價價格,上下限與本輪發行的1.97元股票的價格完全一致,尤其是證券公司,共192個投資者數量,都報1.9元/股。而28.12元/這一最高報價,22家機構報出,僅來自於同一家的所有公司。
隨著註冊制下的A股市場頻頻出現低發行價、低市盈率、低募資額的“三低”新股,而相關個股在上市首日又無一地獲得了資金的追捧,趣味翻番,這一反差背後的機構“抱團哭”引發引發關注。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表示,此次“特別規定”的修訂一方面是體現了監管對註冊制下新股定價問題的關注,另一方面並沒有改變新股定價整體趨勢,更多是謹慎的修正。“確實會增加遊戲空間,可能不會那麼集中了。”
“抱團觀眾”有所改善
從8月以來的IPO詢價情況來看,抱團壓價情況已有改善。必利吉必利吉藥局必利吉ptt必利吉哪裡買必利吉藥局ptt必利吉正品
利吉必副作用必利吉真偽必利吉官網必利吉dcard必利吉高雄必利吉副作用
必利吉 香港必利吉p force藥局必利吉p-force必利吉假藥必利吉價格必利吉價錢
必利吉心得必利吉買必利吉哪裡買ptt必利吉p-force藥局必利吉評價必利吉p-force
必利吉 使用 方法必利吉台南必利吉台灣必利吉台中必利吉台北必利吉高雄必利吉藥局
21世紀經濟新聞記者顯示 8月以來註冊制下的數據統計了1只新股 8月以來的數據統計,208美元%,該比例較前七月明顯下降(今年1-7月上旬有超八成企業無法足額募資)。
這些新股平均發行市盈率為 40,發行市盈率中倍為 24.94 倍,而在 2021 年 1-7 月上旬,註冊制下企業的平均發行市盈率約為 30.55 倍,市盈率為 23.44 倍。其中,
不過,也有企業如
世和基因董秘李稷文對21世紀經濟記者表示,當前新股的定價更多還是與二級市場相關,“市場上流行現在概念股價格上漲天,也有企業經營、市盈率但創新低”。 IPO招股書重要的第一階段是“可比公司”,包括詢價機構的所有打新都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可比公司當前的市盈率。 ,市盈率卻在20倍及以下,詢價機構怎麼可能報高價?”
而從另一個維度來看,隨著監管層頻繁重拳出擊,“抱團”報價現像也在好轉。記者統計了8月以來,風力數據上披露的12只註冊制新股初步詢價情況,發現這些個股的帶寬均分。
首先,參與詢價的機構提供的申訴價位數量在32個及以上,海天瑞聲收到的11447個報價中,包含的申訴價位數量達到96個,最高集中度的價格位是37.20元/股,差一點最終確定發行價(36.94元/股),有1842個配售對標給出價格,涉及65家機構。
整體來看,這12只新股中,最高集中度的價位與最終發行價重合的情況,只發生在
此外,給予最高集中度的配售比例對像數量佔總的比例均在60%以下,僅4只新股該擁堵超過50%,其中包括低的、分散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