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g 26 Thu 2021 11:07
賈平凹:我是這樣寫作的丨寫作課
- Aug 26 Thu 2021 11:01
現場直擊:阿富汗國家博物館現由塔利班看守,大門緊閉
△緊閉的阿富汗國家博物館大門(總台報導員奧貝德25日拍攝)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駐喀布爾記者站報導員當地時間25日上午前往該館試圖探訪時發現,博物館大門緊閉,門口由一名塔利班成員持槍看守。記者探訪及拍攝請求遭到守衛拒絕,報導員撥打博物館多名原管理人員電話,均無人接聽。報導員僅在離開前匆匆用手機拍攝了一張博物館大門的照片。
- Aug 26 Thu 2021 10:57
計文君:幾回掩卷哭曹侯
- Aug 26 Thu 2021 10:54
有井水處有金庸,有村鎮處有高陽
- Aug 26 Thu 2021 10:47
念念不忘梁思成
(未設定內容)
- Aug 26 Thu 2021 10:40
《中庸》:登高山之巔須從低處起步
《中》有言:“君子之道,治愈如行遠必自必自走,解除如登高必自卑。” 英文是說,行遠之途從近處開始,登高山之須從低海拔,目的提醒世人,實現理想、開創事業,不可好高騖遠,眼高手低,要腳踏記錄、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地靠近目標。
東晉書法家王羲之之子王獻之,少時書法技藝出眾,超越父親的願望強烈。有一次,他問母親何以能實現此願望,母親告訴他要書寫練習寫完十八缸水。王獻之練完三缸水後,就迫不及待地寫了一個“大”字給父親看。王羲之覺得字的結構小鬆散,便在“大”字下面加了一點。王獻之將加點後寫成的“太”字拿母親看,母親圖片:“吾兒寫盡三缸水,只有一點像羲之。”這事深觸動了王獻之,字無百日功,筆下何有神。此後,他棄棄“速成”心態,在習藝的路上筆禿千管、墨磨萬鋌,終成著名書法家。
- Aug 26 Thu 2021 10:36
練字作業|前行的道路險阻,但是路上的汗水和足跡都不會辜負
- Aug 26 Thu 2021 10:34
詩說故事‖孔子作春秋
- Aug 26 Thu 2021 10:25
鏡像字是什麼,達芬奇為什麼寫鏡像字?
- Aug 26 Thu 2021 10:21
賈母病後想吃的一道菜,食材普通卻不能細想,預見了王熙鳳的悲劇
話說賈母招待劉姥姥遊覽大觀園,富貴人家老太太整天不運動,窩在家裡享福,一出門走動累一點就容易不自在。倒也未必是病,但還是請了御醫王太醫過來折騰一頓。到底也沒有大礙,吃一劑藥也就好了。
不過,賈母第二天吃飯有一個小插曲卻很有意思。看似涉及兩道飲食,伏筆卻很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