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運河書院內的運河書籍區。徐婧攝
中新網北京8月20日電(徐婧)19日上午,三年級學生王義淵手捧心愛的課外讀物,坐在京杭大運河書院的窗邊閱讀。今年暑假,這個書院成為他最常來的地點之一。“這裡有很多書,我可以在樓上的免費閱讀區讀喜歡的書。”
京杭大運河書院位於北京市通州區大運河森林公園內,於今年4月正式對外開放。據書院負責人孫銳介紹,雖然開業時間不算長,但書院已有很多“回頭客”。目前書院內有藏書3萬多冊,內設大運河文化空間、閱讀體驗空間、非遺文化展示空間等,並向讀者提供飲品、簡餐和文創產品,吸引了眾多周邊居民和大運河遊客前來“打卡”。
“咱家書房”潞城店內,正在試運行的線上直播。徐婧攝
2018年,北京市政府出台了《關於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北京市各區也制定並出台具有本區特色的實體書店扶持政策,截至目前,北京已有13個區製定了區域實體書店專項扶持政策。
截至目前,北京市通州區共建成實體書店153家,相較2019年10月前增加108家,增幅240%。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實體書店開在犀利士 犀利士藥局 犀利士價格 犀利士ptt 犀利士5mg 犀利士學名藥 犀利士副作用 犀利士藥效 犀利士購買 Cialis 犀利士官網
公園內,也走進村鎮裡。據介紹,目前通州區利用村、社區公共空間開辦實體書店31家,覆蓋全區13個街道鄉鎮,“咱家書房”等一批本土書店逐步成長為連鎖書店。
成長於副中心的實體書店連鎖品牌——“咱家書房”目前在通州開設了六家分店。據創始人劉恩東介紹,書房以原創彩色連環畫作為媒介,開展新書發布、文化交流、名師講堂等互動活動。在即將開放的咱家書房潞城店,“館店融合”(圖書館+書店)的運作模式使讀者不僅可以購置、閱讀圖書,也可藉還圖書。此外,店內還開設了直播賬號,一些鍾愛彩色連環畫的讀者在線上購買,並通過直播與圖書主創交流互動。
“一了書齋”內,每個卡座都是一個閱讀空間。徐婧攝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實體書店與其他業態融合的“圖書+”模式使書店獲得更多發展機會,也為讀者提供更大選擇空間。近年來,通州區主動對接煙斗咖啡(一了書齋)等42家有條件的市場主體,鼓勵、支持有文化、有情懷的經營場所參與實體書店融合發展,調動現有市場主體的資源和活力。
在一了書齋,每個卡座的周圍都佈滿圖書。據書齋負責人陳莉介紹,置身店內任一卡座的讀者能觸摸到100—200本書,這樣的格局設置既為讀者提供了私密空間,又為個性化閱讀增色不少。“書店不僅豐富人的精神世界,更肩負著文化傳播的責任”。她談到,目前書齋會在每天8:30-11:00和18:30後開放部分區域為閱讀體驗區,免費為周邊居民開放。
據悉,為建設“書香副中心”,下一步通州區將堅持文化傳承,萃取大運河歷史文化精髓。同時注入時代創新活力,集聚城市精神財富。到“十四五”末期,形成以南北書城為引領、特色書店為骨幹、星級書店為支撐、各類閱讀空間為補充的副中心實體書店網絡,打造15分鐘閱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