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軍隊進攻阿富汗,這可能是美國做過的最錯誤的一個決定,也可能是蘇聯最抱憾終生的一個出兵計劃,自二戰以後,美蘇成了全球當之無愧的兩位雄主,經濟、軍事等領域都凌駕於世界各國之上,放眼整個世界都鮮有對手,但巧合的是,兩位雄主卻都先後在同一個地方栽了跟頭,這個地方就就是阿富汗,阿富汗國土面積65.5萬平方公里,只有3800萬左右的人口,但就是這個國土貧瘠,甚至連溫飽問題都還沒有解決的國家,最終卻成了讓強國落馬的帝國墳場,蘇軍在阿富汗陣亡約5萬餘人,美國被阿富汗奪走了約33877條士兵的生命,面對超級大國的不斷入侵,阿富汗為什麼能一直屹立不倒?是因為阿富汗人民民族性太強,不願意服從外族,還是因為阿富汗地勢複雜的國土結構?
1979年12月12日,蘇共中央政治局簽署了關於“出兵推翻阿富汗阿明政府”的決議,隨後的幾天內,蘇聯開始了冷戰後期最大的一次軍事動員行動:包括3個摩步師、1個獨立摩步旅、第103空降師等5000多名官兵和大量武器裝備,他們集結在蘇阿邊境,27日晚7時30分,蘇聯派遣8萬多人的現代化軍隊,進駐喀布爾的蘇軍佔領阿富汗首腦機關、國防部、電台等,28日起,蘇軍集結在邊境的6個師,分東西兩路對阿富汗發動鉗形攻勢。
僅用了一周的時間,蘇軍基本就完成對阿富汗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的佔領,並控制了阿富汗與巴基斯坦、阿富汗與伊朗的邊境要地,蘇軍駐阿富汗的戰役集群司令員索科洛夫大將向莫斯科保證:蘇軍會在1981年十月革命前結束對阿富汗清剿工作。
索科洛夫大將
但蘇聯怎麼也沒想到,阿富汗的反攻才剛剛開始,在接下來的十年內,阿富汗反政府武裝力量與蘇軍展開了激烈的對抗,反政府武裝利用熟悉地形等有利條件,開展山地游擊戰,使蘇軍摩托化部隊難以發揮其兵力兵器優勢,最後蘇聯只能被迫停止全面掃蕩。到1986年,阿富汗反政府武裝力量已經控制阿富汗80%的國土,而蘇聯也因常年戰爭,國力日漸衰退,阿富汗戰爭中,蘇聯耗資200多億美元,佔蘇聯國民總值的12%。
然而,投入了這麼多,蘇聯最終得到的回報卻是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說是得不償失,蘇軍不僅沒能徹底平息阿富汗的動盪,還搞得自己傷痕累累,此時,阿富汗戰爭已經成了蘇聯日夜不停的流血的傷口,最後更是導致了蘇聯的一蹶不振,直至解體。為了及時止損,蘇聯不得不採用撤軍行動,1988年5月15日,蘇聯和阿富汗發表聯合聲明:“根據日內瓦協議,蘇軍從今天開始撤離阿富汗,撤軍將在9個月內完成”。
勃列日涅夫簽署撤軍協議
美蘇冷戰期間,蘇聯發生了大事,美國又怎麼會做壁上觀呢?隨著蘇軍從阿富汗境內撤離,次年美國開始在沙特境內建立軍事基地,拉登深知美國不懷好意,不斷向沙特王室建議取消與美國的合作關係,結果抗議無效,還被逐出了沙特,這事情一鬧,立刻激起了拉登對美國的仇恨,於是聖戰者訓練營重現於世。
從1992年末開始,他先後對約旦王儲阿卜杜勒、教皇保羅二世、埃及總統穆巴拉克等人進行襲擊,1997年,拉登組織的規模繼續擴大,並與塔利班政權建立聯盟,有了盟友,拉登的行動更加肆無忌憚,2001年9月11日,隨著美國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大樓的一聲巨響,拉登與美國徹底成了死敵,為了迫使阿富汗交出拉登,美國繼蘇聯之後,再次發起了對阿富汗的全面進攻。
有蘇聯的前車之鑑,美軍對阿富汗的進攻計劃慎之又慎,雖然有先進的武器裝備,但限於地形的影響,重型武器無法發揮最大的效益,所以美國最終選擇了空中打擊,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忍,美軍無數顆炸彈落在了阿富汗的土地上,但迴響卻極小,只能起到開山碎石的效果,拉登和他的小伙伴們依靠地形遁入深山,與美軍就此開始了長期的游擊戰和洞穴戰,阿富汗猶如一個黑洞,11年來不僅吞噬了近2000名美國大兵的性命,而且耗費了1萬多億美元。
10萬多美元一顆的炸彈,美國雖然不是很心疼,但數量與日俱增,美國也漸漸感到力不從心。曾在阿富汗工作的前美國海軍軍官馬森認為:阿富汗戰爭是越戰的翻版,美軍深陷泥潭,沒有獲勝希望,因此儘早撤軍方為上策。這在無形之中讓美國陷入了一種兩難的境地,一方面美國不願意妥協拉登組織,一方面國內財力又實在是支撐不起如此龐大的開支了。
美戰機空中轟炸
美國和蘇聯的接連失敗讓阿富汗帝國墳場的稱號從此名揚四海,一個如此貧弱的國家卻能將全球戰力排行榜榜一和榜二的選手重傷至此,這實在是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美蘇為何遲遲打不下一個小小的阿富汗?首先應該排除的便是阿富汗人民強烈的民族自尊,如果縱觀阿富汗的成長史,你就會發現,這個國家屈服外族幾千年了,波斯人、希臘人、月氏人、突厥人、中國人、阿拉伯人、蒙古人都或直接或間接地統治過阿富汗,阿富汗人民能接受這些古代外族,沒理由不接受蘇聯和美國的統治。
可能有人會說是因為地形,不可否認的是,阿富汗的地形確實給阿富汗帶來了極大的優勢,阿富汗全國89.9%的地區海拔都在600米以上,49%的地區,海拔超過2000米,如今最先進衛星偵察技術也很難測量出阿富汗的地形圖。雖然日常生活中,這樣惡劣的地形給人民帶來了困擾,但在戰爭中,這樣的環境卻是天然的屏障,複雜的地形成了限制其他國家入侵的最大的阻礙。
而隨著高科技戰略級重武器的橫空出世,地形優勢在戰爭中開始變得不再那麼的至關重要,在絕對的武力面前,任何阻礙都不是一枚核武導彈解決不了的,任憑你崇山峻嶺再牛逼,在現代化體系化的碾壓之下也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以蘇聯和美國當時的軍事實力,只需出動一批戰略級武器,打下阿富汗不過是分分鐘的事情,但事實卻告訴我們,美蘇沒有這麼做,阿富汗戰爭並沒有雙方殊死對抗的場面和過程,也沒有大規模戰略武器的參與,無論是蘇聯還是美國,對阿富汗的進攻似乎都極力克制,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美甦的真正目的並不是要把阿富汗轟成一堆齏粉,而是想要統治阿富汗,想要在阿富汗建立一個傀儡政府來操控阿富汗。
必利吉 必利吉藥局 必利吉ptt 必利吉哪里買 必利吉藥局ptt 必利吉正品
必利吉副作用 必利吉真偽 必利吉官網 必利吉 dcard 必利吉高雄 必利吉 副作用
必利吉 香港 必利吉 p force 藥 局 必利吉 p-force 必利吉假藥 必利吉價格 必利吉價錢
必利吉心得 必利吉購買 必利吉哪里買ptt 必利吉p-force藥局 必利吉評價 必利吉p-force
必利吉 使用 方法 必利吉臺南 必利吉臺灣 必利吉臺中 必利吉臺北 必利吉高雄 必利吉藥局
但問題在於阿富汗自己的政府都無力管理阿富汗大多數農村區域,外來的侵略者就更別想了,在阿富汗帝國崩潰後,阿富汗實際上就是一塊無主之地,這裡雖然生活著3800多萬人,但他們卻分屬無數個部落,包括普什圖族、塔吉克族、哈扎拉族、烏茲別克族等,部落間各自為戰,並沒有統一的約束標準,幾乎每個村都是一個民主政府,這使得中央政府不能號令所有部落,部落的酋長依然對本部落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威。
不過部落之間雖然各自為家,每個部落的生活習慣都不相同,可一旦有外敵侵入,那麼阿富汗全體人民都會聯合起來進行反抗,換句話說,這些人平時都是一群手無縛雞之力各過各的小老百姓,可一旦有人要打他們,他們可以瞬間從農牧民變成“梁山好漢”。
早在1838年到1919年期間,英國就試過要用武力征服阿富汗,那時候大英帝國集結了16500大軍殺入阿富汗,妄圖吞併阿富汗,獨霸南亞次大陸,可沒想到阿富汗十數個部落突然聯手,英軍損失慘重,最後只逃回了一個人。所以無法讓阿富汗各部落之間形成一個統一的意識形態才是美國和蘇聯最頭疼的事情,這種情況下即使安插一些傀儡管理他們也沒用,他們誰的話也不聽,美國和蘇聯不是打不下阿富汗,只能說這一口咯牙的食物,你拿到手裡很容易,但你根本沒本事吃下去。
可能有人會說了,可以把每個部落的酋長消滅了,然後每個村、每個部落一個一個地去征服,對不起,他們的酋長壓根就不值錢,隨時可以另選一個出來。其實這種情況蘇聯百年之前也遇到過,在沙俄擴張到土庫曼的時候,土庫曼人和如今的阿富汗人民極為相似,他們表面上看似乎沒有一個像樣的對手,但實際上每個人似乎都是對手,在沙俄猛烈的砲火下,他們確實沒有招架之力,但沙俄轉身一走,他們就又跑回來了,最後實在沒有辦法的沙俄只能採取極端的手段,那就是種族屠殺,每進攻一次就屠殺一次土庫曼的村莊,殺了將近十年,土庫曼人才終於屈服,成為能納稅能服兵役的且不當土匪的帝國人民。
擴張的沙俄
沙俄雖然成功了,但遺憾的是在現代社會,你沒辦法複製沙俄征服土庫曼的戰術,蘇聯和美國若是想學沙俄,不出十年,阿富汗全境都會屈服,但蘇聯的共產主義和民主主義告訴他們不能這麼做,美國的自由民主也在時時刻刻提醒著他們謹慎行事,因為搞不定又不想就這樣放手,所以最後只能搞的自己灰頭土臉。
阿富汗是一個既沒有被古典文明帝國教化成功的區域,也沒有被現代文明滋養的地區。想讓這裡也變成一個能產出經濟的殖民地也好,現代公民社區也罷,首先要做的就是先幫阿富汗人民補上缺失了幾千年的古典帝國教化,然後再給人家完成現代化,因為這裡連封建主義思潮還沒開始傳播,又何談啟蒙主義思潮呢?